《剑雨》观后感
过个年,除了酱香酒,麻将声,少不了还应该有点电影画面,看到网上推广《剑雨》,杨紫琼主演的,这其实是十年前的作品,票房不高,甚至还一度沦为烂片,事隔十年,如今却被捧为:继《卧虎藏龙》后的唯一的真正的武侠片,那就要看一下了。
影片主题之一,爱情,一首情诗贯穿全片:
我愿化作石桥
受五百年风吹
五百年日晒
五百年雨打
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
这是佛陀弟子阿难出家前的爱情,也是贯穿全片的关键词。如果我们把男女之事分为婚姻、爱情和性,那么,这一定是属于爱情。爱情是唯美的,月亮和玫瑰,诗和远方,石桥和细雨。婚姻是世俗的,锅碗瓢盆,生儿育女,传宗接代。性是完全主观的个性化的,只有自己。如果我们还在谈婚论嫁中要求房和车,那就是婚姻,如果连房和车都不要,那也未必就是爱情,或许只是性而已。如果要爱情,那就要舍得化身石桥,五百年,说的是永远!
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,在面对红尘和佛陀时也纠结,无奈地感叹世间没有双全法,其实他只是世俗的代言,写出我们的心声,人家佛陀阿难两千年前就出台了佛家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法,他会不知道?所以仓央嘉措最后去哪儿了我们根本不知道,也许就是化身石桥了!
《剑雨》不仅融入了爱情主题,而且是升华到了佛家境界的情感思维,连佛陀阿难都难住的问题,我们市井小民,又如何不受困扰呢?这一不小心拍了个观众的马屁,如若拍得连街头混混都逃得过的劫,我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,那越看就越觉得自己活得太窝囊了。向下,他也不乏烟火味,见底的米缸、木做的锅盖、零乱的小摊,以及收了小恩小惠的媒婆,切萝卜切豆腐打蚊子,都像身边发生的事一样,很接地气。不像有些云里雾里飞来飞去打打杀杀的,唧唧哇哇闹哄哄,看完不知所云,因为,看几分钟就睡着了。
第二个主题,欲望。罗摩遗体只是欲望的典型代表,当然还包括至高无上的权利、各州府上贡的银票,以及,每个人各自的梦想。
细雨说:我只想要我现在的生活。
转轮王说:我只想当个正常男人,这要求多吗?
彩戏师说:我只想要全身的伤能恢复好。
雷彬在离家前给妻子许诺:等我回来我们就去常州开个小面馆。
这又让我想起那首歌,我是一只小小鸟……这样的要求,算不算太高!
星爷说,我只是想打死二位,或者,被二位打死。套到现实生活中来,差不多等同于:美国政府说,我只是想让全球人民过上幸福生活;台湾当局说, 我只是想要独立。诈骗团伙说,我只是想让你给我点钱,小偷说,我只是想弄口饭吃。
每个人的欲望,在自己看来,非但不高,而且还似乎都尽量压得低了又低。欲望就是动力,驱使着我们向着目标努力,欲望本无善恶之分,欲望其实就是希望。没有希望的生活,那就等于行尸走肉了。那么如何区分一个欲望该不该萌生、成长、蔓延,如何区分欲望的善与恶?这话题太大,我当然说不清,几大宗教的理论系统,几千年来都在探讨这个问题。我只能简单肤浅地理解为,这要看你的欲望,是否影响了别人。你爱她,她爱你,就是爱情,就是善,就是美好。她不爱你,你非要爱她,你就是耍流氓,就是恶。卖彩票的如果是真,谁中了就给谁,那就是善。如果做假,明明是别人的,结果你占了,影响了别人,那就是恶。我们的法律法规,其实都是在约束和规范大家,不要为了成全自己的欲望而影响别人,你自己的事,那是自由的。不影响别人的欲望,即便是想化身石桥受苦千年,佛陀也不会阻拦!
第三主题,江湖。片中台词:一旦走上了这条路,就别想全身而退。什么是江湖,江湖不只是武林大会,不只是暗杀组织,江湖不是某个小镇,你离开了就没事,江湖就是社会,就是我们大家,所以人家才说,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细雨连传说中的罗摩遗体都不想要,只想跟自己的丈夫过平平常常的生活,卖布、跑腿。然而,转轮王不让。彩戏师连黄金白银都不想要,只想把身上的伤治好,转轮王也不让。转轮王只想恢复自己的男儿身,带着绽青逍遥天地间,老天不让,连绽青都不让。不是你过分,就是别人过分,你可以放下,别人死缠不放,所以,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我们各自在追求欲望的路上,撞上了,就成了恩怨。恩怨总要了结,否则无休无止,如何了结?最有效的了结,就是离开这个世间。陆竹以死在你的剑下来点化细化作了结,细雨用和转轮王同归于尽作了结。江阿生面对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杀父仇人细雨,没有再杀下去,用放下来仇恨作了结。转轮王明明可以放走绽青,却要以活埋她来作了结,怎么了结是自己的选择,同时也要承担因此带来的因果报应。江湖是不会静止的,除非我们没有了欲望,人是江湖、欲望是波澜,人死了还会有人,一个欲望满足了还会下一个欲望,所以,江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……
《剑雨》多处应用了对比手法,细雨是江阿生的杀父仇人,剑尖都抵着脖子了最终没忍心下手。而崆峒二剑,师徒演变为夫妻,青剑却在关键时刻为了利益将师傅同时也是自己的丈夫一剑穿心,上一秒师傅还在拼命护着她,你就不难想象两对夫妻感情谁真谁假了。陆竹为了点化细雨,不惜以死为代价,台词很感人:你若能放下手中之剑,离开杀人之道,我愿是你杀的最后一人。而转轮王在得不到绽青之后,却活生生的要将一个白白嫩嫩的大美女活埋。同样是男人爱女人,同样是真爱,爱得很深,爱到不能控制自己,结果却相差如此之大,是欲望基点不同,还是欲望在成长的过程中改变了方向?仿佛爱有两种方式:
一、爱她,就接受她的一切,满足她的一切;
二、爱她,就改变她,改变不了,就灭了她。
第一种好像太自虐了,但也不能是最后一种,那样的爱,你说出去都没有人相信。江阿生不是第一种也不是第二种,他接受她,满足她,帮助她、振救她、原谅她……
《剑雨》拍得很细腻,不仅用大量胶片记述了细雨和江阿生从相识相恋至生离死别,就连转轮王最隐私的心理活动也作了很细腻的特写,他在察看昏迷状态的江阿生时,看到胡须处,不自禁地摸了摸自己的假胡须,这些细节没有一句台词来支撑,完全靠观众自己去体会。
杨紫琼演的细雨,被有些人说太老了,这我肯定不服气,绝不是因为她姓杨,只是必须给这些没有认真看又胡乱说的人一个解释。一个混迹江湖多年杀人不眨眼的顶级杀手,一个万念俱灰只想重新来过的独身漂泊的女人,你是要她有着稚嫩的脸庞纯真的瞳孔水灵灵的楚楚动人?还是要她天真烂漫手舞足蹈嗲声嗲气地撒娇撒欢?我不想说这个角色非杨紫琼莫属,但我又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比她更好。厨房里,她完全是个贤妻良母的形象,煮饭补鞋,普通得和大多数人的老婆一个样。当在街上看到追杀她的同门师兄在房顶上,生怕自己的丈夫已死于非命时,马上跑起来,瞬间女侠的气势撑破荧屏,无论步伐、动作、表情,都能激起你的血液直灌脑部。这是杨紫琼独有的气质和魅力,其他人也可能演绎得很精彩,但绝不是这股味。
任何一种艺术形式,书画、摄影、电影,总是要传达某种思想的,一部电影,能让观众有所感受,感悟,那便是共鸣了,于社会来说,这远比票房更有意义!但是,不知道导演会不会说我,连几十块电影票都舍不得买,等上网了在家看免费的,还装模作样唧唧歪歪的评头论足。也罢,与君一文,共度新春佳节,祝福所有亲朋好友新年快乐,阖家幸福!